办事指南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在线办事->办事指南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

文章来源: 添加时间:2010-02-10
    第一条  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保证产地认定结果的科学、公正,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以下简称产地认定)工作。
   第三条  申请产地认定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产地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申请书》;
   (二)产地的区域范围、生产规模;
   (三)产地环境状况说明;
   (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计划;
   (五)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六)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证明;
(七)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八)要求提交的其他有关材料。
   申请人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申请书》和相关资料,或者从中国农业信息网站(www.agri.gov.cn)下载获取。
   第四条  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出具推荐意见,连同产地认定申请材料逐级上报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五条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推荐意见和产地认定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组织有资质的检查员对产地认定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材料审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六条  材料审查符合要求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资质的检查员参加的检查组对产地进行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七条  申请材料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通知申请人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其产地环境进行抽样检验。
   第八条  检测机构应当按照标准进行检验,出具环境检验报告和环境评价报告,分送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申请人。
   第九条  环境检验不合格或者环境评价不符合要求的,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条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材料审查、现场检查、环境检验和环境现状评价符合要求的,进行全面评审,并作出认定终审结论。
   (一)符合颁证条件的,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二)不符合颁证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一条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后需要继续使用的,证书持有人应当在有效期满前90日内按照本程序重新办理。
   第十二条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之日起30日内,将获得证书的产地名录报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
第十三条  在本程序发布之日前,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已经认定并颁发证书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符合本程序规定的,可以换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第十四条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申请书》、《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格式,由农业部统一规定。
   第十五条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程序可以制定本辖区内具体的实施程序。
   第十六条  本程序由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程序自发布之日起执行。